村牧先生大鑒:
前寄來大函列第九號,已收到矣。金門失陷,廈集已成為最前線,此后廈大集美兩校,將損失至如何程度,殊難逆料。然欲求最后之勝利,實現中華民族之自由平等,唯有全國人民抱定犧牲到底之決心以赴之,現在全面抗戰(zhàn)業(yè)已展開,國人犧牲生命財產于敵人炸彈炮火之下者,已不知凡幾,集廈二??v慘遭損失,余亦不遑計及矣。
自抗戰(zhàn)開始以來,余因受僑胞之推舉,及居留政府之指定,不得不稍盡國民之天職,出而主持勸募救國捐,然若僅空口勸募,自不捐輸,雖人能我諒,我亦有愧于心,故先自長期認捐,每月二千元,以為僑胞倡,并為鼓勵僑胞起見,先交一年計二萬四千元。茲又開始勸募救國公債,我政府甚望僑胞能踴躍認購,余又不得不同樣有相當之表示,以為倡率,故亦認購十萬元。即此區(qū)區(qū)之款,尚須告貸半數,始能足額。值茲國族生命,已屆最后關頭,余惟恨現無百萬資產,否則亦必以全數購買救國公債,絕不猶豫也。
國難日亟,希激勵員生,抱定犧牲苦干之精神,努力抗敵救國之工作,是所至望。
陳嘉庚
11月1日
被譽為“華僑旗幟、民族光輝”的陳嘉庚,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。1937年,抗日戰(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,身在新加坡的陳嘉庚心系廈門大學、集美大學兩校師生安危,以國為家,給時任集美學校校董、統(tǒng)管集美各校的陳村牧先生寫了一封特殊的“家書”,以自己帶頭認捐救國捐和救國公債的例證,鼓勵師生以犧牲苦干精神抗日救國。
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陳嘉庚作為“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”主席,帶頭捐款捐物購買公債,僑界積極響應,在3年多的時間內便籌得約合4億余元國幣,極大地支持和鼓舞了國內抗日力量。1939年,陳嘉庚代為招募3200余位華僑機工,到滇緬公路上搶運中國抗戰(zhàn)急需物資。南僑機工搶運的軍需物資累計45.2萬噸,1000余人獻出了生命。
陳嘉庚先生的這封“家書”彰顯了其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和赤誠濃烈的愛國情懷?! ?/p>
(鄭娜)